宅 house; residence;geek;
也是OTAKU-御宅族 的简称
御宅(おたく(Otaku),书写上通常以片假名オタク)这个字在日文字面上的意思是指“你的家”,是一种对对方比较尊敬的称呼。到了80年代,当时动漫画迷之间以御宅来互相称呼,例如说“请展示你(御宅)的收藏”。“御宅”比普通的称呼保持距离,同时也暗示了大家不要太接近。
通常有宅男.宅女等
到了现在,御宅是指一些人过分沉迷于某种事物,例如动漫画、游戏等。他们对于自己沉迷的事物无所不知,还每天不断寻找新的资料加以牢记,希望把想知道的事情尽量记入脑中,也不会主动去接触其他的事物。因此,他们完全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,且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是没有意义,每天过着很满足的生活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御宅族会寻找某种特别事物作为媒介从而辅助封闭自己。很多时御宅会被认为是难与异性相处,对人欠缺普遍应有的态度,不懂适应社会。亦因此,很多人会把拥有以上特征的人误认成御宅。
「宅」须具备的三个定义:
一、有著高度搜寻参考资料能力的人
二、拥有对这个映射资讯爆发的适应力,有跨领域的资料搜寻能力,对映射创作者所提示的暗号,一个也不漏的加以解读与研究。
三、永不满足的向上心和自我表现欲
宅的起源:宅的称呼起源于日本,本来是指某些之沉迷于自己兴趣而不问时世不与他人来往,除了自己的兴趣其他的一切事情都不以为意(包括个人卫生、人际来往、维持生活的基本收入等)。即非我同类不与相交而又不注重生活质量的人,如火车宅、建筑宅、军事宅、动漫宅等。褒义词,御宅(OTAKU)是对于ACG有强烈兴趣与明显贡献的圣人们的尊称。但是在OTAKU群体刚刚出现的时候,一些小白误解了OTAKU的涵义,于是OTAKU们便将他们无视。但是那些个白痴却变本加厉地污蔑OTAKU们,而OTAKU还是选择将他们无视。所以,这就是现在OTAKU被误解为贬义词的由来,在现今这个时代还认为“御宅”是贬义词,你可真的会被鄙视的哟~
宅称呼的改变:宅这个称呼流传到台湾后有了一定的转化,一般称“呆在家里很长时间不出门”成为“宅”。( 这句话我打死不认同)
家里蹲
家里蹲,是指一些因面对各种社会排斥而选择自我封闭,过着足不出户生活的青少年,他们认为自己难以在社会上拥有地位,故对社交冷感。
家里蹲通常仍与父母共住,或者将自己长时间闭于房间内。根据首次使用此词的日本心理学家斋藤环发现。日本全国约有100万名家里蹲,大约占日本青少年一成,而且大多家里蹲是家中长子。
语源
日本的斋藤环在早时候称这类日本青年为“引き篭り”,直译为“窝在…(家)…中不出”之意。
“家里蹲”定义
“家里蹲”是一个社会现象,不同年龄组别的人士均可能会受到隐蔽问题困扰。任何人士持续超过三个月有以下情况均可视之为受到“家里蹲”问题困扰∶
与社会上的各项系统缺乏联系及没有从事参与,包括工作、教育、培训、朋友及社区,更严重者甚至是与家庭系统也缺乏联系。
人际交往薄弱、害怕或拒绝与人接触或交谈。
面对不同的社会排斥,如贫穷、学校、劳动市场、社区、朋友、学校等。
家里蹲的原因
日本以及东亚其他都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(例如中国大陆的城市、香港、台湾、韩国等)的社会经常给予青少年一些压力,使他们觉得自己是失败、无用。这些压力有很多的来源。
日本以及东亚先进地区的青少年最担心的是在教育制度下的表现,东亚教育以填鸭式教育为主,加上传统观念认为学历高才有出息,形成升学主义,他们觉得家长和社会施予不少压力。有一些极端例子指出这种压力自幼儿园时期便开始产生,因为他们得要通过考试才能进入最好的幼儿园,继而进入最好的小学、中学、高中以至大学。在日本,大多青少年在高中后会多花一年时间、甚至更多的时间(这些不附属任何学校的学生,俗称“浪人”),应付更好大学的入学试验。声誉越好的学校,成功进入的难度越高;中国声誉好的学校竞争一样很激烈。
当高中或大学毕业,他们要面对就业困难的问题。他们多数只能找一些兼职工作,这些工作收入不多,根本不能够负担个人及家庭开支,更遑论成家立室。
其他压力来源还有因一些原因而受到同学的欺负又或者排挤,例如过肥、学业或体能表现、财富以及种族。有些人因为欺负别人而受到惩罚,这使他们的家庭带来羞辱。
释义:尽管国庆长假成为2008年度唯一长假,但很多人在这7天的时间里仍毅然决然选择趴窝,哪儿也不去,每天窝在家里。某旅游网站将这一假期慵懒派称之为“家里蹲”。
例句:我顺利考上了“家里蹲”大学。
所以说宅和家里蹲是不同的啊与家里蹲!!别再弄混了你们这群混蛋!!!
转自:
http://forum.tgbus.com/viewthread.php?tid=566041